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,上老老而民兴孝,上长长而民兴弟,上恤孤而民不倍,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。所恶于上,毋以使下,所恶于下,毋以事上;所恶于前,毋以先后;所恶于后,毋以从前;所恶于右,毋以交于左;所恶于左,毋以交于右;此之谓絜矩之道。《诗》云:“乐只君子,民之父母。”民之所好好之,民之所恶恶之,此之谓民之父母。《诗》云:“节彼南山,维石岩岩。赫赫师尹,民具尔瞻。”有国者不可以不慎,辟,则为天下僇矣。《诗》云:“殷之未丧师,克配上帝。仪监于殷,峻命不易。”道得众则得国,失众则失国。
明帝問周伯仁:“卿自謂何如庾元規?”對曰:“蕭條方外,亮不如臣;從容廊廟,臣不如亮。”
…相关:小镇少年的奋斗岁月、你,很好、君莫忘、可可西里的少年、都好好的还是得好好的、清风向晚,我向你、一聋一瞎、蝎敬:三千鸦杀、云映所思、睡觉不要开静音
贺取妻者,曰:「某子使某闻子有客,使某羞。」
王司州至吳興印渚中看。嘆曰:“非唯使人情開滌,亦覺日月清朗。”
…